最新消息 > 美國軍人陵園里長眠著一位寧波人 如今志愿者幫他找親人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zjnews.zjol.com.cn/zjnews/nbnews/201808/t20180822_8071664_ext.shtml"

  卓志元在美國的墓碑  美國布利斯堡國家軍人陵園  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布利斯堡國家軍人陵園里,長眠著一位寧波籍的中國軍人,他叫卓志元。  抗日戰爭時期,為了報效祖國,卓志元加入中國空軍并遠赴大洋彼岸接受飛行培訓,卻在練習中因飛機失事在美國犧牲了。此后的70多年,無人知曉他葬在美國的公墓里,他的墓碑前也無人吊唁,直到加拿大籍華裔李安女士,為了尋訪她的二叔——同樣犧牲在美國的中國空軍軍人李嘉禾,走進了這座墓園。  如今,李安、寧波關愛抗戰老兵志愿隊以及眾多愛心人士,都在幫助尋找卓志元的親人。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不能讓英雄無所歸。  美國公墓里長眠著一批中國空軍軍人  昨天下午,記者聯系上了李安女士。李安女士說,她出生在上海,如今定居加拿大,她的二叔李嘉禾是抗戰時期到美國訓練時犧牲的中國空軍飛行員。  抗戰爆發后,正在西南聯大就讀的李嘉禾毅然投筆從戎。被中國空軍錄取后,他前往美國接受飛行訓練。誰知,快到李嘉禾原定的回國時間時,李家人卻收到了一份陣亡報告,被告知李嘉禾犧牲了,遺體埋葬在美國。  報告上沒有具體說明李嘉禾犧牲的時間、原因及埋葬的地點,于是,“找到李嘉禾,帶他回家”這件事成了李家人共同的心愿。從李安的祖父母一輩到父親一輩,再到李安和她的哥哥,全家人一直未放棄過尋找。多年的堅持終于有了結果: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埃爾帕索縣的布利斯堡國家軍人陵園,發現了李嘉禾的墓碑。  來到陵園祭奠二叔時,李安發現,這里除了李嘉禾的墓碑外,還有51座墓碑,上面都刻著“Chineseairforce(中國空軍)”的字樣,這些墓碑前沒有一束花,無人前來祭奠。  “其實,在尋訪二叔時,我們早已獲悉,在抗戰時期,和二叔一樣遠赴美國學習飛行技術,卻犧牲在那里的中國飛行員還有不少。美國航空歷史調查與研究網站工作人員告訴我,這些年,極少有中國軍人家屬到美國詢問親人犧牲的事情,因為這些殉職飛行員大多很年輕,沒有子嗣,他們的親屬后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他們葬在何處。”李安說,“這些中國空軍飛行員,都是二戰時期中美空軍聯合抗戰歷史的見證人。雖然,他們沒能有機會回到祖國,在空中與入侵者浴血奮戰,但他們同樣是為祖國而戰,為正義與和平而戰的英雄。”李安和丈夫不忍心中國英烈們在荒涼的美國陵園里無人問津,當時還特地開車出去買回很多花束,滿懷敬意地安放在這些中國軍人的墓碑前。“我也下了決心,要像尋訪二叔那樣,盡可能幫助這些英烈找回失散已久的親人,讓他們的家人也了解這些歷史和經歷。”  國內外志愿者為這些中國軍人尋找親人  今年3月,李安放下手頭的工作,專心投入幫犧牲在美國的中國軍人尋親的事務。她和家人給美國陵園里每一位中國軍人的墓碑都拍了照片,一一記錄下墓碑上的信息,制作成一份尋訪名單,并發動身邊的人幫忙尋找。  5月,李安和致力于關愛老兵的龍越慈善基金會取得聯系,并提供了這50多位在美國犧牲的中國飛行員的線索。基金會立即發起尋找戰爭失蹤者的項目,李安也在“尋找戰爭失蹤者”的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相關的尋親內容和尋親故事。8月初,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了大型公益尋人節目《等著我》,在節目中,李安將這些年他們一家尋找二叔的故事娓娓道來,并希望能借助節目擴大尋人的效應,獲得更多線索。  “美國陵園的墓碑上,很多都只刻著名字、軍銜和犧牲日期,我只能通過國外的網站或圖書館查找、對比,但有用的內容并不多。更多的,還是需要中國這邊的檔案、資料以及實地走訪。我遇到了許多國內外的愛心人士和志愿者,他們滿懷對軍人的敬意,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幫忙尋訪,讓我非常感動!”李安說,目前,大家已經為其中的17位中國軍人找到了親人,寧波關愛抗戰老兵志愿隊在尋訪中也出過力。  《空軍忠烈錄》上的資料  在鄞州邱隘上萬令村村委會,村民們向志愿者講述卓家的事情。記者王思勤攝  有一位中國飛行員叫卓志元,出生于寧波  前幾天,同為中國空軍飛行員后人的志愿者盧先生提供線索,說他在《空軍忠烈錄》和《空軍官校歷屆畢業學生名冊》中查到,有一位叫卓志元的軍人,是空軍官校第十九期特班飛行生,出生于民國十年(1921年),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24日犧牲在美國,死亡原因是派美受訓,練習飛行失事,殉職。其籍貫是浙江鄞縣。  “在美國布利斯堡國家軍人陵園的墓碑上,有一個墓碑上刻著‘CHOCHIN-YUAN,Chineseairforce,September.24.1945’。”李安說,她查過陵園的網站,墓碑上的名字應該是卓志元的拼音(用的是韋氏拼音法,與現代漢語拼音不同),墓碑最末一行寫的是犧牲日期,1945年9月24日。  志愿者George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衛生部門找到一份CHOCHIH-YUAN的死亡書,上面記錄著,CHOCHIH-YUAN出生于NingPo,Chekingprovince(應該是Chekiangprovince,即浙江省),出生日期是1921年7月5日,死亡日期是1945年9月24日9點14分,腦震蕩、踝關節復合性骨折、下三位右股骨單純骨折、右腹股溝和會陰部撕裂。“一開始,我不知道卓志元的中文名,其墓碑上的名字是ChoChin-Yuan,而Chin并不發‘志’的音。對比了相關史料和死亡書,才發現Chin應該是Chih,頓時豁然開朗,墓碑上的字母錯了。由此,也確認了卓志元的中文名字。”李安說。  墓碑和資料雖在個別字母上有偏差,但內容完全對得上。卓志元應該就是寧波籍的軍人!于是,寧波的志愿者們開始了微信發布和朋友圈轉發,幫助尋找卓志元的親人。  卓志元的父親,很可能是開明鄉紳卓葆亭  前天下午,一條條線索在志愿者的微信朋友圈里匯集:寧波卓氏,以奉化松岙卓氏為主,在《空軍官校歷屆畢業學生名冊》中,卓志元的籍貫是浙江鄞縣(現為鄞州),難道名冊中寫錯了,卓志元是奉化人?  正當志愿者們打算前往奉化打聽情況時,志愿者徐軍在朋友圈中獲得了一條寶貴的線索:鄞州邱隘上萬令村當年有個姓卓的老板,兒子是飛行員,后來犧牲了。  昨天上午,記者跟隨志愿者前往邱隘上萬令村了解情況。上萬令村村主任朱錦毅告訴記者,上萬令村由4個自然村組成,村民多為夏、卓、朱三姓。奉化松岙卓氏以“正直忠厚,慈祥愷悌,仲德尚文”字輩排行,而村中的卓氏也是按此字輩排行,應該是早先從松岙遷徙到上萬令村定居的,“村里上了年紀的人大多知道開米行的卓家的事情。卓家兒子是飛行隊的,很優秀,后來在一次飛行意外中犧牲了,原本卓家打算在村里造一所學校,圖紙都畫好了,但因為兒子出事就中斷了。”  還有村民說,卓志元的父親很可能是開明鄉紳卓葆亭,卓葆亭在當地很有名,還是當年靈橋的籌建委成員之一。當年,能上大學、能參加空軍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家境富裕、出身顯赫的年輕人,這樣看來,也能對得上。不過,現在卓葆亭的后人都不在家鄉了。  卓志元的哥哥定居上海,現在應該還有后人  “卓家的事,我是小時候聽叔叔說的,這兩天看到朋友圈里尋人的消息,我還找叔叔求證過。”村民夏永華對記者說,他的叔叔夏財生今年已經90多歲了,思路還很清晰,“叔叔年輕的時候,曾在卓家的丙大米行打工做學徒,知道卓家有三個兒子,大兒子的名字不記得了,二兒子名叫卓志和,三兒子就叫卓志元,卓志元是飛行員,后來犧牲了。”  “抗日戰爭時期,卓家的米行被日軍炸壞了,叔叔只好回了家。卓家二兒子卓志和到上海開了一家開靈馬達廠,不過馬達廠在上世紀50年代就被合并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因為嬸嬸生病,叔叔到上海找過卓家人,想要在上海求醫,當時卓志和已經57歲了,是他子女幫的忙。叔叔依稀記得,卓志和的兒子或是女婿,就在上海當醫生。”夏永華說。  村民卓志朝告訴記者,他聽老人說,曾有幾個國家比賽飛機高空投彈,結果中國隊第一名投彈英雄就是卓志元。在曾經的卓家祠堂老屋里,立有一塊石碑,石碑上大概有500個字,寫了卓志元和卓志和的名字,也寫了卓志元的經歷。后來,老屋那邊辦了五金廠,這塊石碑就被拆下來做五金臺面板了,再后來廠房拆遷,石碑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也有村民說,上世紀80年代,有人發現記錄著卓志元經歷的石碑被當成了車床的墊腳石,但之后就不知所蹤了。  不能讓英雄無所歸!寧波關愛抗戰老兵志愿隊的志愿者們和愛心人士還在繼續搜尋各方線索,上萬令村的村民們也在各處打聽,希望能夠盡快聯系上卓家人,核實此事。  如果您有相關線索,請撥打新聞熱線87777777,讓我們為英雄回家盡一份力。寧波晚報記者王思勤  -相關報道  寧波關愛抗戰老兵志愿隊為一位紹興籍老兵找到了親人  今年5月,寧波關愛抗戰老兵志愿隊的志愿者們就參與了為這批中國空軍軍人尋訪親人的活動。當時,志愿隊從龍越基金會獲得信息,有一位浙江鄞縣籍的軍人,叫閭儒香,出生于1919年,在美國飛行訓練中犧牲。志愿隊隊長羅先生立即在微信朋友圈里發布尋人消息,并轉發了李安的尋訪文章。  “當時,經多方打聽都沒有回音。大多數寧波人都說,鄞州這一帶沒有閭姓。不過,隨著愛心接力范圍的不斷擴大,一位網名叫‘匠者’的志愿者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線索,并最終找到了閭儒香的親妹妹和外甥女。經過查證,閭儒香不是寧波人,而是紹興嵊縣(今為嵊州)人。”羅先生告訴記者,這主要也是因為韋氏拼音法與現代漢語拼音差異較大,導致在翻譯時出現了問題,把“嵊縣”譯成了“鄞縣”。  -背景鏈接  當年不少中國空軍軍人都是大學生  抗戰初期,日寇占盡空中優勢,而中國空軍的飛機數量少,機型落后,后勤維修條件也差,無法與日本空軍抗衡,空中對陣經常損失慘重。  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國正式對日宣戰,并開始加大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包括派遣空軍志愿隊到中國作戰,為當時的中國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戰斗機和轟炸機,以及培養大批空軍飛行員等,以期奪回在中國大陸的制空權,進而以中國為基地,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轟炸。  與此相應,當時的政府決定在全國各大學大批召募空軍飛行員。日寇瘋狂入侵,祖國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頭,身為中國青年,報效祖國是理所當然的事,很多大學生積極響應號召,踴躍報考,勇赴國難,學校里形成了從未有過的從軍熱潮。  當時,是首次在全國大學生中招考空軍飛行學員(以前是從陸軍軍官學校的學員中選派)。投考空軍,要通過最嚴格的檢查,錄取率約為百分之一。入學后的飛行訓練分為初、中、高三個階段,淘汰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有當年的學生回憶說,被錄取后,在走進昆明巫家壩空軍航校的大門時,看到大門兩旁的對聯寫道:“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大家都清楚地意識到,這將是他們英勇報國的開始。  經過短期飛行訓練后,學員們又先后到美國繼續接受各種飛行訓練,為期約為一年。1943年起,學員們分批回國,分配在空軍的各個轟炸機和戰斗機大隊,與美國空軍盟友并肩作戰,給日寇的陸軍和空軍以沉重的打擊,為最終取得抗戰勝利拼盡自己的力量。  在抗戰期間,作戰飛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不是很好,空軍飛行員的訓練確實是一項非常危險的課程,在訓練時因各種事故而導致人員傷亡的事是經常發生的。  李安說,緬懷抗戰英烈,并不是為了復仇和回憶痛苦,而是為了牢記歷史教訓,為了世界和平。這些埋葬在異國他鄉的中國空軍英烈們正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警醒世人,不忘歷史,珍惜和平。  (摘錄自李安女士提供的資料)

關鍵字標籤:墓園

 
奇寶網路SEO服務 電話:02-2351-6883
http://www.seoseo.com.tw
http://www.kpnweb.com
慢性疾病簡介,介紹關節炎、骨刺、五十肩、坐骨神經痛
針對個人體質、脈象,正確用藥治癒各種痠痛
五十肩,骨刺無需開刀,徹底改善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