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rb/20171211/article_3622320.shtml
政府權力的“減法”,換來了市場活力的迸發——“七十一證合一”是怎么做到的?本報記者范克龍 “以前窗口一天接待200多戶,改革后每天接待量超過500戶” 今年2月份,連續創業者黃耀為自己的新公司安徽國碩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辦理工商注冊。在合肥市政務服務中心工商局窗口,填一份表格,遞交一次材料,不到一個小時完成了所有流程,2個工作日后,他便拿到了營業執照。而5年前,他創業做電商公司時工商注冊可沒這么容易。 “以前開公司,除了要辦營業執照,還要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等多個證件,依次跑工商、質監、稅務等多個部門,沒有半個多月辦不下來。”黃耀告訴記者,以前辦理工商登記前置條件多,程序繁瑣,不僅要到現場核名,還要提交驗資報告,來回要跑很多次。“比如以前注冊資本實繳制,辦照要有驗資報告,一等十幾天不說,還要東拼西湊籌錢。現在改為認繳制,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小多了,也不用提交驗資報告,營業執照兩三天就辦下來了。” 黃耀的驚喜來源于合肥實行的“多證合一”改革成果。據了解,今年合肥市持續推動商事制度改革,在原來“五證合一”的基礎上,進一步將涉及企業登記、備案等有關事項和各類證照整合到營業執照上,在全省率先實施工商登記注冊“七十一證合一”,進一步解決涉企證照過多,準入不準營等問題,激發企業創新創業活力。 合肥市工商局企業注冊局副局長許俊超介紹,按照能整合的盡量整合、能簡化的盡量簡化、該減掉的堅決減掉的原則,進一步推動“多證合一”改革,整合各類證照事項。在省政府要求整合的56個證的基礎上,合肥市又增加了可以整合的證照15個,目前全市28個部門已將相關審批備案事項進一步整合,整合各類證照已達71個。 對于“多證合一”改革帶來的變化,合肥市工商局企業注冊局登記科科長孫瑞國深有體會。他介紹,按照以前的進度,辦營業執照需要5天時間,組織機構代碼證要3個工作日,稅務登記證1個工作日,銀行開戶證明15個工作日,整個流程走下來要將近一個月時間。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前置審批,各項許可和備案加起來多達200多項,有些許可證拿不到,企業就不能辦理營業執照。 “以前窗口前辦理工商登記的人經常排長隊,我們也經常加班,有時候要忙到晚上9點多才下班。”孫瑞國介紹,現在合肥市政務大廳再也見不到排長隊辦證的情景了,工作人員也不用經常加班了。工作壓力小了,效率卻更高。“以前窗口一天接待200多戶,改革后每天接待量超過500戶。” “通過手機就能辦理工商登記,企業辦事方便多了” 今年3月份,安徽中光電力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敏第一次為企業辦理工商注冊,在電話咨詢合肥市工商局后,她選擇在網上申報工商登記。 “登錄合肥市工商局網站,填報企業信息,上午提交核名申請,下午一查已經通過審核了。”朱敏介紹,3個工作日后,她就拿到了營業執照。 “以前聽說工商登記很麻煩,我還想找黃牛代辦呢,沒想到現在通過手機就能辦理,連企業年報也可以網上申報,不用跑路就能辦證,企業辦事方便多了。”朱敏喜悅地說。 為進一步提高辦證效率,合肥市工商局全面推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實現全區域、全業務、全類型網上辦理,實現涉企證照事項“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通過網上企業登記系統,企業在網上申報名稱核準時將投資人信息、注冊資本、地址等信息通過網絡傳輸到工商系統的數據庫中,工作人員在網上對企業申報名稱進行核準后,企業即可領取名稱核準通知書。 企業信息上網,各監管部門實現信息共享,實現相同信息“一次采集、一檔管理”,企業再也不用重復提交材料。黃耀介紹:“以前要辦的證多,經常要多次提交材料,到工商局提交一次材料,到國稅局、地稅局、銀行還要重復提交,往往要交四五份材料。” 電子化辦證,不僅減輕了企業負擔,對于工商部門工作人員來說,也意味著可以從繁瑣的業務中解放出來。孫瑞國介紹,以前工商窗口工作量大,責任重。企業提交的材料少則幾十張,多的有幾本書厚,一一審核工作量很大。2009年,合肥市檔案庫面積只有200多平方米,到2013年商事制度改革前,已經擴大到近千平方米。而電子化服務平臺的搭建,不僅實現了企業辦證“零見面”“無紙化”,而且進一步提高了工商部門的服務效能。 為方便企業就近辦理工商登記業務,提高工商登記效能,合肥市還進一步下放企業登記權限,在去年將500萬元以下內資企業登記權下放到四個城區的基礎上,自2017年12月1日起,進一步將注冊資本3000萬元以下的內資企業登記權限下放到所在區市場監管局登記,進一步擴大各轄區的辦事權限,方便企業就近辦事。 “建立信息披露、誠信檔案制度和黑名單制度,失信者一處違規、處處受限”“多證合一”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釋放了大眾創業活力。今年1月至11月,合肥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3.7萬戶,同比增長41%;全市實有登記各類市場主體從改革前的303487戶增長到666698戶,市場主體注冊資本從改革前的5298億元增長到23483.2億元。 市場主體大批涌現,對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合肥市通過建立“多證合一”聯席會議制度,探索實行“互聯網+監管”模式。依托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安徽)和安徽省事中事后監管平臺,實現各類涉企信息歸集,并在各部門之間實現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互聯互通,打破“信息孤島”。 記者登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企業的工商信息、年報以及各部門的監管信息,都在網上公示,甚至企業是否有失信行為,受到過何種行政處罰,是否進入黑名單等信息,都可以清楚查詢。 “通過建立信息披露、誠信檔案制度和黑名單制度,讓失信者一處違規、處處受限。”許俊超介紹,政府的監管理念和方式正在轉變,從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通過統一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強化企業自我約束功能,降低市場交易風險,減少政府監管成本,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采訪中,許俊超介紹,在推進“多證合一”改革中,仍然存在堵點,比如一些部門之間無法順暢交互信息等體制機制問題,造成企業辦事困難,推進“多證合一”還需要各部門之間協調推進,理順關系。如商務部門兩項備案在“56證合一”后已整合,但是工作實際中,若不在商務部門辦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手續以及沒有獲得《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備案回執》的企業,在外匯管理局、海關、銀行一系列后續手續將無法辦理。未來進一步推進“多證合一”改革,還需要各部門之間理順關系,協調推進。
關鍵字標籤:公司營業登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