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eihai.dzwww.com/shxw/201904/t20190403_16866000.htm"
大眾網威海·海報新聞3月29日訊(記者牟金磊)“他們能夠一直堅持在殯葬一線工作,沒有一個人提出辭職,我很欣慰。”威海市殯儀館主任阮中卿沒有想到的是,全館37名工作人員,80%以上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從事殯葬行業都在4年以上,期間沒有一個人因為苦累、因為偏見而離開。 綠樹成蔭、青山環繞的溫泉鎮雙佛路上,威海市殯儀館就坐落于此。四周幽靜的環境,館內黑白色的裝飾,總讓人感覺到一絲“冷冰冰”。 館內現有37名工作人員,其中大部分為“80后”、“90后”,年紀最小的甚至還沒過26歲生日。他們分布在接待、火化、遺體接運、整容、化妝等崗位,是殯儀館工作的中堅力量。 3月28日,清明節前夕,大眾網記者來到他們中間,探訪從事殯葬行業的年輕人。與沉悶、陰郁等形容詞相反,他們用年輕人獨有的勇氣、堅韌,以及陽光的心態,堅守在殯葬行業,不舍晝夜,護送每一位逝者來到人生終點的同時,也為整個行業增添了絲絲暖意。 敬畏生命做有溫度的服務 93年出生的江亞斐今年還不滿26歲,是館內年齡最小的年輕人。本該在繁華都市、高樓大廈中度過花樣年華的她,不知不覺間已經在喪屬接待一線堅守了4年。江亞斐在認真做好接待登記工作記者牟金磊攝 “大學畢業之后我就來到殯儀館工作,沒什麼特殊感覺,挺好的,這就是一個普通崗位,我就是一名普通員工。”談到自己的工作,江亞斐描繪的云淡風輕,但各種曲折,卻是常人難以想象。 殯儀服務非同一般,分離之痛總是與嘈雜混亂相伴。尤其是接待服務,只要喪屬提出要求,江亞斐需要隨叫隨到。她要在現場把握準確的態度,不能有笑容、不能追求熱情,要盡力做到周到,防止引起誤解。盡管萬分注意、處處小心,但沉浸在悲痛中的喪屬往往會因為某個字、某個環節失去冷靜,向她投來惡語和偏見,但江亞斐都報以理解,當成工作的一部分。 “面對生離死別的場景,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剛工作那陣子,我也會跟著偷抹眼淚。”江亞斐說,隨著工作的深入,她對生命愈發敬畏,深知只有做好自身的接待工作,順利完成每一項環節,才是對生命最好的送別。 工作之余,江亞斐還認真整理好接待大廳的每一個角落,在廳內布置了些許綠植,給這個“冷冰冰”的場所增添了些許溫度。談到對生命的感悟,江亞斐說,生命是可貴的,所有人都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否則,親朋好友會難過到撕心裂肺。 堅守一線沖破阻礙果敢前行 苗堯源常年奔波于遺體運輸一線,風吹日曬間,白嫩小生也已蛻變為不折不扣的“老司機”。苗堯源在工作中記者牟金磊攝 從業之初,苗堯源最大的阻力來自家人的不理解。“那段時間妻子經常問我,干什麼不好,非要做靈車司機。”他說,不怪妻子不理解,靈車司機是全館最早接觸逝者的,逝者因為什麼原因過世、是否殘留有毒病菌、是否存在傳染病史,這些都是未知。然而面對這些未知,他卻不能退縮。“這項工作,總得有人干。”苗堯源說,在妻子的不理解中,他一邊頂著壓力繼續工作,一邊耐心勸導妻子。日久天長,當他把工作時嚴密防護、工作后清洗消毒的從業制度講解透徹,并且每天都能干干凈凈回家后,終于獲得了妻子的理解。 “生命誠可貴,厚養薄葬比什麼都好。”從業多年來,苗堯源見多了漫天拋灑紙錢以求彌補未盡孝道的喪屬,在他心底里,對這種做法十分不認同。“人活著的時候,陪伴在他們身邊,一起生活一起歡笑,比死后置辦多么宏大的葬禮要有意義的多。”苗堯源說 近年來,隨著移風易俗工作的不斷推進,漫天拋灑紙錢的現象不見了,厚養薄葬的文明新風逐漸深入人心,苗堯源對此十分欣慰,運輸途中再有喪屬提出拋灑紙錢,他也會及時出面制止,讓逝者伴著文明新風,結束生命最后的旅程。 夫妻同心不畏世俗感悟生命 “看慣了死亡,卻最見不得白發人送黑發人。”殯儀引導員張曉潔今年30歲,從業已經8年。燭光、長明燈、鮮花……每一場遺體告別儀式,她都會認真布置好這些物品,力求將儀式布置的盡量溫暖、明亮。張曉潔介紹自己的工作內容記者牟金磊攝 “來到這里的喪屬承受著莫大的悲哀,我希望通過我們標準的服務,以及精心的準備,給他們帶來溫暖,讓冷冰冰的殯儀活動變得有溫度。”張曉潔說。 從業8年來,張曉潔最見不得白發人送黑發人,這也讓她對自己的孩子更加愛護。 從業之初,張曉潔曾為一名2歲兒童主持過遺體告別儀式。“看到小孩子躺在小盒子里,周圍放滿了玩具和零食,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下來。”她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意義的,小孩子的生命更值得珍惜,畢竟他們的路還有很長,世間太多的美好還沒來得及體驗。 張曉潔說,這種感覺在做母親之后更加強烈,每天下班后,她都要擠出每一絲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一起體驗生活的美好。 張曉潔的丈夫王永強也在威海市殯儀館工作,是一名遺體火化師。夫妻二人在外人“嫌棄”的殯葬工作中相識相愛,自身對此卻不以為意。“我們一家三口相守相愛,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何必在意別人的看法呢。”王永強說。王永強在工作中記者牟金磊攝 雖然自身對此并不在意,但日常生活中,隔閡難免還會存在。“親朋好友知道我從事的行業后,總會有人不理解,我們也不做過多解釋,喜慶時分不出面湊熱鬧罷了。”王永強語氣中透著辛酸,他說,前段時間朋友結婚,邀請他去出席婚禮,他推脫沒有時間,但實際上,只是礙于自己的職業,怕有人在婚禮上說閑話。“自己本身不要緊,搞壞了人家的婚禮,我會過意不去。”雖然透著辛酸,但話里話外,王永強總是先替別人思考。 “干上這一行后,我們特別珍惜自己的生命。”談起對生命的感悟,王永強說,每當同事們下班聚會,一旦喝酒沒有一個人會冒險開車,因為生命經不住這樣的冒險。 從未想過離開生命應當禮贊 “看慣了死亡,但不愿意看到非正常死亡的情況。”殯儀館業務科科長徐彬是一眾年輕人中年紀最大的那一個,從業10余年來,先后經歷了引導、司儀、司機、火化、化妝等崗位。其中令他印象最深的,還是為逝者整理遺容這項工作。徐彬在整理遺體化妝工具記者牟金磊攝 “遇到意外身亡的小孩兒、交通事故中身亡的年輕人、工地上違規操作致死的工人,我都會為他們感到深深的不值,能做的就是為他們整理好遺容,整潔地度過生命的最后時光。”他說,他第一次整理遺容的逝者,是一名因交通事故死亡的女性,當時逝者瞳孔外翻,他總會感到無論站在哪個角度,逝者都在看著他。盡管害怕,他還是完成了任務,讓逝者整潔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從沒想過離開這個行業,只希望越干越好。”徐彬經常通過自學等方式更新專業知識,他說,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逝者家屬得到細膩溫暖的服務。
關鍵字標籤:生命禮儀服務
|